志愿服务要“扎根”
2024-12-24 10:20:58? ?来源:浙江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随着志愿服务在社会上日益普及,广大志愿者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积极为他人送温暖、为社会作贡献,受到社会各界一致称赞。然而,志愿服务“扎堆”现象也时有发生,值得深思。 据报道,重阳节前后,某地敬老院的老人颇为烦恼,因为志愿者蜂拥而入,老人被重复服务多次,以至于干扰了老人的正常生活。无独有偶,某地举行大型马拉松比赛,招募志愿者的信息一经发布,应者云集,甚至出现很多岗位志愿者人数远超实际需求的情况。 与之相对应的是,一些需要长期奉献的志愿服务项目,比如协助残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、定期为困难群体改善生活条件等项目,报名者却不多。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其力量源泉在于真诚与坚持。参与志愿服务出现“扎堆”现象,有些人可能出于工作学习时间的原因只能选择特殊节点参与;有些人为了增加社会认可度,更愿选择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;有些人可能出于其他原因,往往忽视了从受助者的角度考虑,即受助者是否需要他们轮番提供各种服务,以及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服务。 志愿服务应该是“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”志愿精神的生动实践,应是对社会需求的真诚回应。要解决志愿服务“扎堆”问题,必须加快建设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,不断丰富供给内容,推进供需精准对接。一方面,相关部门要收集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真实诉求,形成需求清单。不仅要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惠式志愿服务,还要开展送温暖、送健康等长流水、不断线的日常服务。另一方面,要细化服务清单。及时推出、动态更新服务清单,推动建立群众“点单”、村(社区)“派单”、志愿者“接单”、群众“评单”的菜单式服务模式,实现供需双向互动、精准匹配。从志愿者角度看,要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理念,深刻认识志愿服务的价值在于满足受助者的需求,只有不懈努力和坚持,才能真正让志愿服务“扎根”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